keongkong 发表于 3 天前

热搜背后:女子晒背 9 天致肾衰竭,施宣赫老师中医视角:养生减肥需避 “过犹不及”



近日,“女子为减肥连续晒背 9 天导致肾衰竭” 的新闻引发热议。中医自古有 “晒背补阳祛湿” 的养生理念,为何会出现这类情况?这背后藏着 “过犹不及” 的健康警示,也关乎减肥与养生的合理方式。
连续晒背 + 减肥,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从中医视角看,晒背的核心是 “借天之阳气补人之阳气”,适合阳虚体质(如怕冷、易腹泻者),但需 “适度”。该女子连续 9 天暴晒,且为减肥可能伴随节食、控水,可能带来三重影响:

津液暴耗,肾阴易亏:阳光属 “燥火”,过度暴晒可能像 “烤干水分” 一样耗伤人体津液。中医认为 “肾主水”,津液亏损可能先累及肾脏,出现尿少、口干、烦躁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影响肾功能。阴阳失衡,虚火易生:减肥时若节食,可能导致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再遇暴晒 “外火”,或形成 “内火 + 外火” 夹击,可能灼伤肾络,影响肾脏代谢功能。脱水加重肾负担:晒背时大量出汗,若未及时补水,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肾脏为维持体液平衡可能 “超负荷工作”,进而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
施宣赫老师的安全建议:晒背与减肥的 “适度准则”一、晒背避坑指南(预防为先)辨体质: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宜尝试:阳虚体质(怕冷、手足不温、易腹泻),每次 15-20 分钟(上午 9-10 点相对适宜)。
需谨慎:阴虚体质(怕热、易上火、口干舌燥)、湿热体质(长痘、舌苔黄腻),暴晒可能加重 “内热”。
晒背四忌忌时长过久:单日不超过 30 分钟,避免正午(11 点 - 15 点)暴晒。
忌空腹 / 饱腹:晒前 1 小时可少量进食(如喝杯温水 + 吃 1 片山药),晒后别立即吃冰饮。
忌脱水硬扛:晒时可随身携带温盐水或淡茶水,少量多次补充,减少津液流失。
忌配合极端减肥:晒背期间不建议节食,需保证蛋白质(如鸡蛋、瘦肉)和水分摄入。二、施宣赫老师中医视角的健康减肥思路:温和长效不伤身减肥的核心可理解为 “化痰湿、调脾胃”,而非 “耗气血、伤脏腑”。以下 4 种方法适合大多数人参考:
食疗调体质:先化痰湿再减重(传统认知角度)
痰湿体质(虚胖、大便黏腻):可用炒薏米 15g、茯苓 10g、陈皮 5g 煮水(传统认为有助于健脾祛湿)。
脾虚体质(吃少也胖、易累):可尝试山药莲子粥(山药 20g + 莲子 10g + 小米,传统认为有助于补脾胃、促代谢)。
轻运动通气血:代替 “暴晒出汗”
八段锦 “调理脾胃须单举”:每天 10 分钟,传统认为可增强脾胃运化,减少痰湿堆积。
快走 / 游泳:每周 5 次,每次 30 分钟,温和燃脂不耗气,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可能带来的伤津问题。
穴位按揉:辅助调理(传统经验参考)
丰隆穴(外膝眼与脚踝连线中点):每天按揉 2 分钟,传统认为有助于化痰湿、消赘肉。
足三里(膝盖下 3 指):传统认为可增强脾胃功能,帮助身体 “能运化、少堆积”。忌踩减肥雷区
不节食:中医不主张 “饿肚子”,过度节食可能 “耗伤胃气”,反而导致代谢下降、易反弹。
不盲目祛湿:祛湿需辨体质,阳虚者可用艾叶泡脚,阴虚者可用冬瓜皮煮水,避免用猛药(如泻药)。
中医养生的核心:“恰到好处”
无论是晒背还是减肥,中医始终强调 “天人相应、辨证施为”。就像《黄帝内经》所言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要补但不能过,湿气要祛但不能伤津,减肥要控但不能耗气血。
若在养生或减肥中出现尿少、腰痛、乏力等不适,建议及时停下并调理:阴虚者可用百合、麦冬煮水(传统认为有助于补津液),阳虚者可用生姜 3 片 + 红枣 5 颗煮水(传统认为有助于温脾胃)。健康从不是 “极端冲刺”,而是细水长流的平衡之道。
(注:个体体质差异大,晒背、减肥等养生方式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跟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搜背后:女子晒背 9 天致肾衰竭,施宣赫老师中医视角:养生减肥需避 “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