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30 0 1
4 天前
土地的稀缺决定了大多数人永远买不起想买的房子
天地间间:

此外,您还没有正面回答我什么是低薪

我今年30多岁,如果我刚毕业肯定是拿底薪的,往最坏了想,我毕业几年到今年混的不好,今年只赚3000元一个月,我就买不起房么?

如果你觉得是,那么你错了,我仍然可以买的起,我会到比较偏远的地段去买房子,比如密云,延庆等买套小户型二手房,那里的房价我仍然可以支付月供,当然我还是要像老爸要点钱付首付的。

可是如果我不这么想,觉得去哪里不划算,在四环里买房子多好啊!那么我可能就买不起了,因为在四环里买房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

那么请问我买不起四环里的房子是房价的问题呢还是我的问题呢?是不是说我买不起四环里的房子就是我买不起房?

综上所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极限,不同能力的人去不同的地段买房子,一味的强求自己做能力不及的事情,反而还怨天尤人的,这就是小农意识。

kkndme:

如果我们买首套房,不是为了投资。我们买房总有个基本的要求:

有一个自己的家,并且上班相对方便

如果你在长城饭店上班,你跑去密云买个房子。首先你上班就成问题。

如果我月薪3000块,我甚至不能在密云买房子(因为也上万了),但我可以在山西的某个县城买套房子。问题是我买这套房子干什么?

先天下之友:

请问楼主,在密云延庆买房子就不能去长城饭店上班吗?貌似密云延庆的城轨马上就要开通了,一个小时就可以到三元桥的,如果你仍然觉得不可能,那么我就很同情生活在东京纽约的白领了,他们买房子都在离工作单位50-100公里的地方,他们大部分人也靠城铁上下班的,所以说东京和纽约的白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

此外,密云和延庆的二手房子10000元一平?用不用我贴个卖房帖子啊?密云和延庆县城里的二手房子均价6000一平,一居室50平吧,总价 约30万,首付12万,月供1200元左右,这个对于月薪3000元的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当然去密云延庆买别墅确实是10000元一平。

kkndme:

这种抬杠没什么意义,如果密云的轻轨修通了,1小时到三元桥,密云就由远郊区变为了近郊区,房价也不会维持现有水平,一定会水涨传高。

我没看过密云的规划,如果真有这个规划,且密云房子还没有大涨的时候,还时值得购买的。

密云的房价我倒真没去看过,不过以前有个住密云的同学说密云的新盘1万多了,老房子价格我并不知道。

我们只不过打的一个比方,假设密云到城里上班没有问题,普通小白领又买得起,那么不买的可以称为傻空。

但是确实有真正买不起的,连密云也买不起的,月收入3000,但要供养老人和孩子的,即使能在河北某个县城买,可是房子不能上班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天地间间:

我的中心思想是:北京的白领普遍买的起房子,但是有一部分不买,其原因是想花最少的钱去获得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楼层,最好的朝向的房子,这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

当然有的人会说:买房了,得病了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一大堆怎么办!那么请问:既然你知道早晚要见马克思,为什么现在还活着啊?一刀了断了算了,呵呵

kkndme:

你说的这类人其实是因为贪婪和恐惧,幸运不会垂青即贪婪又恐惧的人。用天涯的语言来说:就是传说中的傻空
4 天前
不同阶层的人对收入高低有不同的理解
再说说收入高低,不同城市,不同消费水平,对收入高低有着不同的理解。 我们举北京为例。

反映真实居住成本的是房屋租金,而不是房价。

在北京生活,一家三口的通常情况

一个位置能够满足上班条件的两居室租金大约3000元,小孩花费没有3000块是下不来的,再加上夫妻俩2000元的基本生活花费,也就是说8000月收入的家庭,刚好能达到收支平衡。

如果是体制外的都市白领,这个收入是很可怜的,因为还要考虑到失业问题,并且应付万一发生的意外支出。所以每月能有2000元的结余是必须的,那么10000元是在北京生活的基本水平。

而购买商品房所支付的金钱是要远高于租金成本的,因为你买的不是房屋居住权,而是房屋的产权,一定会出现溢价。

如果你现在的家庭收入能够再买得起一套房子,那么你的收入水平应该至少是小康,甚至达到中产

天地间间:

楼主,一对有工作经验的年轻的北京白领夫妻月收入只有8000元?这是怎么统计的?

您的统计结果不准啊,我的结论是10000-12000元/月是北京标准的白领夫妻的月收入,那么这笔钱能不能买房子?

能,能不能付首付?可能不能,首付款怎么来的?一部分是父母赞助的。

作为父母就要把自己的孩子扶上马,再送一程,这和啃老没关系

kkndme:

呵呵,这个也不好这么说,不同行业间的薪水差距实在太大了。

比如一个有6、7年职业学校的教师或者一个有5,6年电脑分销经验的产品经理(都是大学毕业),他们辛辛苦苦干一年多点的也就7、8万块。他们都不晓得招商银行随便一个客户经理轻轻松松年薪几十万。

同是大学毕业,同是5、6年工作经验,北京几十万年薪收入的人不少,但一个月只挣3、4000块的数量更庞大。

先天下之友:

楼主,我说的是北京白领夫妻的标准工资,什么是标准工资?就是这个城市的可提供工作岗位加权平均工资,也就是说,你在北京混,正常的情况下,北京的白领夫妻在成为这个公司的主力员工以后就可以拿到的工资,什么是主力?就是在你的单位里能够独立挑起一滩活。

此外,在北京的白领,月薪3000元在大多数公司都是起薪价,工作几年后工资翻一番的比例很大,我在北京混了很久了,我相信在北京的绝大多数老板是给员工出路的,楼主你说是么?

kkndme:

我倒是觉得平均工资真没有什么意义。

你在中石化工作,各种收入加一起一年低于20万的还真没有。

你做基金经理年薪低于100万的还真不好找。

你在电力系统,有点职务的,一年搞个上百万都是轻轻松松的。

你要是公务员有点级别,好的一年收入上千万,不好的一年收入也就十来万。

但你要是在某个私营或者股份公司做个人事,行政,一年弄好了也就几万块钱

你要是做销售,好的销售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不好的销售一年也就挣2、3万。

我真不知道平均工资意义在哪里?

一个年收入千万的总经理跟100个失业的白领平均,人人都是年收入10万

先天下之友:

我还是要强调白领的平均工资,这个很重要,也是很多北漂留下来的重要理由,不同行业收入不同,但是主流行业的收入差距是不大的,至于你说的中石油和其他的高薪公司这个一般人进的去么?

至于失业问题,这个和国家的政策密切相关,属于不可抗力,一味的强调这一点没意思

kkndme:

如果仅指北漂而言,一般大学毕业的普通北漂白领有个几年经验的月薪大概是8000-15000不等吧。北漂几年的普通家庭月收入在15000-20000.

这个收入,即使在现在,在北京五环以外买房还是没问题的。

低于这个收入,真的考虑回家吧
4 天前
一二线买房只会越来越难,最终租房会成为主流
在北京一个年薪15万的普通家庭仍然买的起房,在五环外,只是你愿不愿意买。

但以后一个年薪15-20万的普通家庭买房子,即使是五环外的,也只能是梦想了。

租房将成为今后小白领主流的生活方式。

人需要一个安身之所,能买早买比晚买好
房价是由土地决定的,而土地是咱们这个国家的根本,当年不就因为要改变土地的属性,才有了我们的党。

凡房屋也都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属于国家,说收回的话不管你有无房证更不会和住房者商量,如(拆迁),这个性质决不变,想下,对有房者如此,会为了没有房子的而制定均衡均分的土地政策下降房价吗?

现在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真买的起房的考虑的重点不会是贷款,买不起的,房价跌去三分之一也还是买不起,不要看政府如何了,如果能少贷款或不贷款买处房的话就买吧,人早晚得有个安身之所,不要贪大求全,战争或地震来了房子不值钱,但万一战争或地震不来呢?

kkndme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战争来临,你手中的钱也变成废纸
4 天前
股市
新智战者:

楼主对楼市的分析让人佩服!能否谈谈股市?现在的股市不管涨跌,我只是看到ZF在疯狂的发行新股大盘股,压大盘是肯定的了,看样子又是下一盘很大的棋!

kkndme:

你要注意2010年的股市与以往是不同的。因为股指期货的出现。

要时刻关注股指期货投入的资金量。

当股指期货资金量足够大的时候(什么叫足够大就要看个人的判断了),期指将指导沪深300指数。大盘会跟着固执期货走

如果房价不涨,那其他产品会怎么涨
lfastro: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很想看看“报复性上涨”是个什么样子。

kkndme:

你可以这样理解(只是为了理解方便做个示意):

假设房价从2004年的4000一平,涨到2010年的20000一平

猪肉从2004年的6块一斤,涨到2010年的10块一斤。

但是如果房价2004年4000一平,到了2010年还是4000一平

那么,猪肉从2004年的6块一斤,将在2010年涨到30块一斤,不仅猪肉,还有大米,小麦,大蒜、葱、姜、房租都会翻几倍的价格。

zf如何利用公租房控制租房市场
中年不惑吗:

政府要垄断房租市场?市场上已有的和不断要产生的出租房源政府怎么让它们消失呢?

还是说政府要造足够多的公租房来占据市场主体 那就更难了 要花多少钱呀 公租房的地段好不了的

kkndme:

公租房将为房租市场树立一个标杆。有了这个标杆,私人出租房将会对比公租房做一个参照。

公租房是有限的,是需要申请的,而私人出租房会在相同位置将自己的房租定价高于公租房。

这样就保证了公租房的价格低于市场。

公租房不是廉租房,zf要持续赚钱,他的定价不会低,私人房就会定得更高,这将导致市场上的房租整体上涨。

公租房的吸引力在哪里?

对体制内会有单位补贴
对体制外人员可以提供一个较长的稳定租期。
zf定价的标杆作用,无论怎么定价,公租房都会低于周边市场价格.
4 天前
城中村不会长期存在
中年不惑吗:

城中村可是提供廉价房源的地方 这个公租房的竞争对手肯定要被政府干掉 所以城中村的拆迁改造那是一定的

kkndme:

城中村一定会消失的,不消灭城中村,哪来的GDP
4 天前
三四线城市的未来
alice_xg:

写得非常好

楼主能否分析下未来三四线小城市的发展,是否会空心化

另外,请分析下海南的城市有没有投资价值

kkndme:

四线城市房价也会缓步上涨,但比较慢,主要还是因人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建筑成本上涨。

城市的空心化可能性不大,人口仍然会缓慢增长。但偏远乡镇却存在空心化的可能。

海南具备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这是全国任何一个其他海滨城市无法比拟的(其他的海滨确实比较差,毫无美感)。但关键还是zf如何开发,急功近利的开发,和毫无节制的圈海岸线可能会大幅降价海南的旅游与投资价值。

取决于政策,有较高风险

房租价格涨不上去,本质是买房还看起来有希望
今天下午才出门,上午闲来无事,跑来再说两句。

一是再说说房租问题,房租的发展趋势:

现在房租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都市小白领还希望能够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产权房,至少他们觉得即使现在钱钱不够,但是努力一把,跳个脚还能够得着。所以他们省吃俭用拼命的存钱。一个月薪10000块的小白领租一套月租金3000元的还算舒适的两居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为了攒钱买房宁可几个人合租一室,仅仅愿意在居住上花费少得可怜的500元钱。

随着国家队的进入,民营资本的退出,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投资的门槛都会大幅度提高,投资房产以后就成为富人的专属。

小白领的生活将变得“轻松”,因为除非能够上位,否则一般人跳脚是够不到属于自己的那套房子的。对于拥有房产失去希望,将使他不得不搬出合租房而转而租住一套还算舒适的两居室。

高昂的商品房价把大量的小白领从合租房中解放出来,转而去租住两居室或者三居室。

房租的价格一定会通过市场发现功能,找到他的位置。

想住清合吗:

看了那么久,突然间觉得,楼主会不会过于武断了?

尽管我也看好房价和房租都上涨,但是,买房应该不会只是富人的专属。例如在日本,有许多的普通白领买的起房,难道在中国,白领就买不起吗?

kkndme:

白领是分层次的,有技术,有能力,有背景,肯吃苦的白领将通过努力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取更高的职位,走进金字塔的中层,买房子肯定没有问题。但进入金字塔中层的绝不会占大多数比例。

低级白领,公司办公室普通职员,一无技术,二无资 没有特殊的技能或本领,又没有什么关系和背景,对机会的把握能力也不是很强,如果家里也不富裕,这样的同志今后买房子就比较困难了。金字塔的底层人数比例是最大的。

日本的国情确实跟中国有很大不同,另外日本东京的房子也不是普通白领买的起的。我认识个NEC的部长(相当于中国企业的总监),也算大企业的中层干部,他也在东京买不起房子,家在离东京很远的郊区。

中年不惑吗:

日本的城市化已完成 不过东京市中心的房子小白领是买不起的 他们买的是东京卫星小城市的房子 如同你在上海工作 去扬州买房子还是能承受的 人家的地铁一个小时能跑200公里 你说生活半径能扩大多少呢 再说日本是有选票的

kkndme: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天涯里有些人说年薪30万买不起房,年薪70万买不起房。原因还是期望太高了,以为自己年薪70万了,就是人上人了,就必须住市中心的大房子。

但事实上市中心的大房子是绝对稀缺的,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买房子还是量力而行。有1000万资产的人是买不起价值2000万的翡翠的。有1个亿资产的人也不能买下故宫的居住权。
4 天前
稀缺房的价格永远涨
sunxishila:

我认为房价不可能跌的(至少5年内) ,尤其北上广,因为

地球资源就那么点,美国人不可能允许所有的人都过上他们那样的高消耗生活,所以美国人就尽可能地创造无产阶级国家来为其当奴隶进行打工,中国的现状也一样,利益集团以及国家政府为了其利益以及维稳庞大的执政集团必须要通过工具将更多的人丧失生产资料以便当其奴隶。试想如果人人都有房住,人人都有闲钱可以自由的选择生活方式,我们以出口为主的血汗工厂还能招得到工人吗?北上广还能存在这么多外资企业吗?外资企业没的话,没这么多就业机会,所有的外地人回家了,上海的办公楼,出租房不全完蛋了 ,那么势必减少了各种税收,那么北上广正常的维持城市运行的资金必将断裂...怎么可能呢。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过量发行的货币)必将导致通货膨胀,在中国货币多了必将走进房地产,因为在中国基本没有别的更靠谱的投资渠道。长期看来,货币一直是贬值的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货币一直都在贬值,这是货币的固有属性,就是剥削。除非取消货币,可能吗?
房价下跌或者价格合理当然是有可能的,可是这取决于政治,除非取消一党执政,除非土地似有话,原因相信大家都清楚,你们认为近期可能吗?
粮食和房子的不同是,房子无法和土地剥离
二是再说说粮食问题

中国的粮食实行储备制度,国家每年从农民手里收购一定数量粮食以及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用于储备。

中国的稻米主要出自东北和广西,东北米好吃但产量小价格高,广西米难吃但产量达价格低,都市人都愿意花高点的价格购买东北米。

各地储粮通行的做法是以储粮为名收购的东北米加价在市场上出售牟取利润,再低价收购难吃的广西米用于粮食储备。

米在市场上的价格差别还是很大的,好的东北米可以卖到5块钱一市斤,一般的东北米卖到3块钱左右一斤,差点的东北米卖到2块钱一斤。而广西米基本在2块钱以下,而且除非比较穷的,一般人都不愿意吃。

大家可以看到在市场上交易的大米跟其他商品并没有什么不同,好的稀缺的就贵,差的产量大的就便宜。
 但是米和房子不同,一方面米是当年的好吃,放到第二年陈了就不值钱了,第二年土地上新的稻子又长出来,会有新的米下市。但是房子不会,一栋楼今年卖掉了,明年这块已经卖掉了的土地并不能长出另外一栋楼。另一方面,中国实行的储备粮制度将会在粮食减产的时候平易粮食价格的上涨(尽管储粮和市场上销售的粮食完全不是一个品质),而且国家对口粮的问题会高度重视。
 粮食作为商品本身是与土地剥离的,而房屋作为商品却无法从土地剥离出来。这是粮食与房子的根本不同。

商人在粮食稀缺时期进行囤积会枪毙,在粮食丰收时期囤积粮食只能亏损(第二年的米就没人吃了。

商品房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而保障房是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最基本居住,这与粮食分为储备粮和商品粮又多少有些相似。

但是商品房土地和房屋无法剥离,产权和居住权却是剥离的,这就使既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又通过产权的升值牟取巨大的利益成为可能。zf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4 天前
购买房价基数低的省会城市,怎么都不会亏的
Razerwu:

我也年纪小,07年才毕业,学经济的,人文历史基础有一点,关注房价有两年了。看了楼主帖子,更是开朗了。

升斗小民一定要跟形式跑,千万别一厢情愿,也别被媒体的话语误导了。

以后,征服会逐渐保证居者有其屋,但是不是每个家庭住的房子有自己产权。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很严重。主要分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群体。体制内的即使明摆着的收入一般,但是福利好。体制外的,有高薪的,但是低收入的更多。我们公司一般在年收入到手5-6W左右。这个应该是这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了。我相信50%的人都在这个数。这个收入租个房子,除去其他生活开支,一年还能余个1,2W,如果是两个人一起生活,也能养小孩的,只是,你永远买不起自己的房子。

但是我也知道,更多的小白领,在空调房里工作,一个月就领1000来块的薪水,而那里房价也不低,8000-10000了。你还是买不起。

所以,未来你可以选择在房价高的地方生活,然后租房。你也可以选择回到三四线城市。但是很可能,到时候那里的房子价格也不低,如果你能力够,还是有希望买到商品房。

非常有钱的人很多,我不知道他们会怎样投资。

我想给一些跟我一样收入层次的人一些建议。

物价必涨,这是趋势,如今农村的农民都不怎么种地了,征服在搞平整,以后都会自动流转,每个村的徒弟承包给一个人,别的农民给他打工。有资金的农村出来的,可以考虑往农业方向发展。

我薪水收入一般,但是有外快,跟女友一块存钱,年收入超过20W,

楼主在帖子里提到长沙和石家庄的例子,我认为,二三线城市也要具体分析,像我老家长沙,房产升值空间还是有的,只要每年涨20%,我就满足了。一线城市的房子更稀缺,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不可能继续像上一个10年那样,大家都往一线城市跑了。所以,房地产暴涨的时代我不相信还有。我还相信二线城市和一线的房价差距会慢慢拉近。

所以,我用09年的结余,在今年上半年长沙贷款买了一套,我准备下半年再买一套。我不是炒房,我是略有结余的工薪阶层,我选择保值,总比放在银行要好。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上半年买的现在已经涨了10%了。

一线和省会城市的商品房,未来一定会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

kkndme:

长沙的房子一定会涨,只不过涨得会比其他城市慢。

低价买涨幅滞后的房子有一个好处,一旦长沙放出“大量拆迁”等利好因素,你就赚大了。购买房价基数低的省会城市,怎么都不会亏的

房地产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
还有一个关于实体经济的问题,房地产是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

我们回顾一下,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产权属性是剥离的。

依照房地产的居住属性,房地产绝对属于实体经济。

从下游来说,不搬新家重新购买一套家具、一套家电、做一次大的装修的可能性都不大。在没有改善住房的前提下,去换家具家电,搞装修的应该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从上游来说,钢铁、水泥、机械等行业无一不受到到房地产的影响。

房地产影响到钢铁、水泥、机械、家电、家具、建筑建材等多种领域,影响真的不小。

依照房地产的产权属性,房地产又是资本市场。

资金推动了商品房价格的快速上涨。

房地产为政府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卖地),这些财富用来建造地铁、公园、广场、办公大楼、公款招待、潇洒挥霍,又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增长。
4 天前
什么是傻空
关于买房量力而行的事,还是有必要再说得清楚些的。

还是打个比方

假设某人家庭月收入15000块(都市小白领的通常收入),工作6年,手里有50万存款,我可以在北京北五环外(比如西三旗或者回龙观)买一套价值150万的房子(2万每平米,70几平米)。首付50万,贷款100万,月供7000多,是完全买的起的,而且因为轻轨的开通,即使在市中心工作,上班时间肯定可以在2个小时之内(作为北京这个城市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这个人心比较高,非要在北四环内,买一套100平的住宅,二手房3万一平米,100平米就是300万。首付按30%算,也就是90万,还要贷210万,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收入水平及收入预期。于是这个人成天怨天尤人,成天喊自己买不起房,抱怨zf,憎恨炒房客和开发商。天天叫唤社会不公平。

过了1年,国家队布局完毕,西三旗、回龙观房价涨到30000一平米了,买个70平的还要210万。首付30%,要60多万,贷款150万,月供12000左右。这时,他买西三旗70多平米的房子已经很费劲了。

这种行为叫什么?这就叫傻空。

什么是真买不起房
再比如说

某人家庭月收入比较低,8000块,在北京上班,西三旗和回龙观的房也要150万的总价,是买不起的。他的收入水平只能在密云或者河北买房子,但是即使在密云或者河北买了房也没办法上班。这个人就叫做真的买不起房。

如果他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不是很高的话,房价未来的上涨将使他进一步对买方绝望,他将彻底放弃攒钱买房,带着老婆孩子搬出跟人合租的城中村,每月花费2500块钱在回龙观租一间两室一厅的住宅。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量变将引起质变,8000块钱的家庭月收入,是真买不起房的家庭,而15000月收入的家庭买不起房就叫傻空。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看不懂,一定是没有抓住问题本质
小时候看春秋战国之类的书籍,总弄不明白一个问题:

a国家跟c国家打,他的邻国b就会很害怕,害怕a国家灭了c国家实力更强大,对自己不利。

e国家跟g国家打,他的邻国f就会很高兴,高兴e国家与g国家两败俱伤,自己可以获取利益。

后来我终于弄懂了。

当a国家跟c国家打仗时,如果a的国力明显强过c,他的邻国b就会很害怕,因为a国家很轻易就会灭掉c国家变得更强大。

当a国家跟c国家打仗时,如果a的国力跟c差不多,他的邻国b就会很高兴,因为a国家跟c国家会拼得两败俱伤。

分析问题,一定要深入的研究啊
我只想看看七剑的帖子内容,不知道还有没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