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药食新解丨黄瓜:施宣赫老师解析四季里的 “天然清润剂”

天涯杂谈 21 0 昨天 16:50
药食新解丨黄瓜:施宣赫老师解析四季里的 “天然清润剂”
黄瓜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脆嫩多汁,清爽可口,藏着传统中医的养生智慧。施宣赫老师结合中医理论指出,黄瓜味甘,性凉,归肺、胃、大肠经,与《黄帝内经》“五菜为充” 的理念相契合,其清热利水、生津除烦的特性,让它成为兼顾美味与养生的药食同源之选。

一、黄瓜的保健价值
从中医视角看,黄瓜的养生功效贴合 “清润平衡” 的核心思想:

清热解暑:黄瓜性凉而不寒,能清解体内的燥热之气,尤其适合夏季或身处闷热环境时食用,可缓解口干舌燥、心烦不安等不适,是天然的 “解暑良方”。

利水祛湿:其味甘淡能渗湿,可通过利尿作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对于夏季出汗多、皮肤黏腻、肢体沉重等湿邪困扰,能起到温和调理作用。

生津润燥:黄瓜含水量极高,且味甘多汁,能补充人体津液,缓解燥热导致的津液耗伤,让口腔和咽喉保持滋润,适合秋冬干燥时节或常吃辛辣者。

助肠通便:归大肠经,能促进肠道蠕动,同时通过清热、利水的作用帮助软化粪便,缓解燥热引起的大便干结,体现 “通腑气、养脏腑” 的养生思路。
二、施宣赫老师推荐的黄瓜养生方

拍黄瓜配木耳:黄瓜拍散后保留更多汁水,搭配泡发的黑木耳,加少许蒜末、生抽调味。木耳能活血润燥,与黄瓜的清热利水结合,解腻又清肠,适合夏季佐餐。

黄瓜蜂蜜汁:新鲜黄瓜去皮切块,加适量温水打成汁,调入少许蜂蜜。蜂蜜能润肺安神,黄瓜可清胃火,适合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者作为午后饮品。

黄瓜皮陈皮水:黄瓜皮(保留少许果肉)与陈皮同煮,煮 10 分钟后放温饮用。黄瓜皮利水作用更强,陈皮能理气健脾,两者搭配有助于辅助祛湿,适合湿气重者日常调理。

黄瓜炒虾仁:黄瓜切片与虾仁同炒,加少许姜丝中和凉性。虾仁温补,黄瓜清润,荤素搭配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助消化,适合脾胃功能较弱者。
三、施宣赫老师教你:如何选对好黄瓜

选黄瓜的关键在 “新鲜” 和 “自然”,这直接影响其清润功效的发挥:

看外形:优质黄瓜应粗细均匀,瓜身挺直,无弯曲、无畸形。若瓜身局部膨大,可能是生长过程中水分吸收不均,口感较硬。

观颜色:成熟的黄瓜呈鲜绿色,带自然光泽,顶部花蒂新鲜(或刚脱落不久)。颜色过深发暗,可能存放过久;带黄点或黄斑,说明已过熟,清润性下降。

摸硬度:用手轻捏,应手感紧实有弹性,不软塌、不空心。若捏起来发软,或瓜身有 “空洞感”,多为存放时间过长,水分流失,功效大打折扣。

看纹路:表皮的刺状凸起(非光滑品种)应细密且扎手,这是新鲜的标志;若刺已脱落,表皮发皱,说明不够新鲜。
四、施宣赫老师提醒:食用有讲究

黄瓜性凉,脾胃虚寒者(如吃凉食易腹泻、腹部怕冷)不宜生吃过多,可将其煮熟后食用,或搭配生姜、大蒜等温性食材中和凉性。

空腹时不宜大量吃生黄瓜,以免刺激肠胃;月经期女性建议选择熟制黄瓜,减少生冷对身体的影响。

遵循 “适量而食” 原则,再好的食材也需搭配均衡,不可因偏爱而过量,以免破坏脾胃的阴阳平衡。

黄瓜的养生智慧,在于以清润之性调和体内燥热与湿邪,不刻意追求功效,而是融入三餐日常。正如中医所言 “食饮有节”,选对、吃对这根平凡的黄瓜,便是在细微处呵护身体的平衡。

(注:个体体质有差异,特殊人群食用前可咨询专业医师。)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