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自研丹硃 (21 )1979年

天涯杂谈 29 0 昨天 15:13

自研丹硃 (21 )1979年




林泉清雅


俗语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自省之,信然。此身终是连骨髓中俱已贯透了崇尚雅道的意愿,故尔一旦宁心定性,仍优哉游哉,回归于固有之恬静境界。此示之画,其内在神魄,即缘之于此。另,此画于自家绘事而言,却又还有着一种相对独特的意义。盖为彼非直接得自于任何前人或旁人,实乃自己由生活环境中体验且“提炼”得来之。这种能从现实世界(特指西画理论所阐释的形色光影之现实存在)体味出中国笔墨情趣的能力,久已为自家所向往,并为此一直在暗中努力摸索。兹真得这画,遂尔静恬之心,亦然兴奋不已。画中景物,其实犹得自于读者诸君或早已经熟听于耳之石垭一带,不过既经幻作笔情墨趣,那种习常的视觉感,已是退隐于后罢了。但这来自于现世的景象,毕竟颇不同于步前人之迹——不管是直接临摹仿效或撷其“诗情画意”而追踪再现——而得来的感觉。画成之当时,便有此体会,因此倍觉它有些意思。尝想:大概当年先辈大师如傅抱石、李可染诸公,之所以画作面目绝然有别于古人,也必都是象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罢?不知这是否会被视作少年狂妄。只是,轻狂之妄想与狂热之执着,其间的差别,终是不难判识的。今,距为此画之时,数十载已去,吾之画艺,亦渐为社会中有识之士所认可,而吾人本身依旧是“生命不息,笔耕不止”,这或可已能成为斯言之明证。
另附一二照片。除当时的自己外,亦有三本自己翻阅至今已有大半生的画册。那时国内出版业复苏,已能买到这种画册了。其俱是自己当时省吃简用购得,时常揣摩,钟爱之情,可想而知……


《画中游》补遗·远岁拾英
·一个画者在自学翰墨艺过程中反复的蹉磨及困惑·
(总 239 篇之第 35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 0人觉得很赞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