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巴基斯坦向土耳其递JF-17雷达资料,又向土耳其索要量子通信设备

股市论谈 9 0 7 小时前
最近,巴基斯坦与土耳其在军工领域的合作引发了不小的风波。巴基斯坦将JF-17战机的雷达技术资料大批量交给了土耳其,然而,随后巴基斯坦又向土耳其提出了请求,要求获取量子通信设备。这听起来像是两个朋友之间的交换物品,但仔细分析,其中的内容可不简单。巴基斯坦的JF-17战机是与中国合作开发的,其中使用了中国的KLJ系列雷达,这款雷达拥有广泛的探测范围、快速的信号处理能力,且抗干扰性强。为了将这些技术提供给土耳其,巴基斯坦派出了一支200多人的工程师团队,带着硬盘前往土耳其,硬盘中存储的都是这些技术细节,如探测距离、雷达算法等。土耳其接收到这些技术资料后,迅速加速了自家KAAN五代机项目的发展,从原本需要七八年的时间,缩短到三年完成首飞并进入量产,预计到2028年能够交付使用。土耳其的军工基础较为扎实,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巴基斯坦积累的JF-17组装经验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帮助土耳其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这份合作协议是在2025年1月签订的,巴基斯坦空军司令扎希尔·艾哈迈德·巴巴尔·西杜亲自推动了这项合作。自2021年上任以来,他就致力于推动巴基斯坦空军的现代化改革,并且还延长了任期到2025年。土耳其方面,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总裁泰梅尔·科蒂尔负责了这项合作,他曾从工程师做起,于2016年成为公司负责人,始终在推动车载飞机的本土化开发。两位领导人迅速达成了共识,巴基斯坦希望借助土耳其的五代机技术,而土耳其则瞄准了巴基斯坦在JF-17项目中的宝贵经验。最终,土耳其的国产化率提高到60%以上,采用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KAAN战机一架售价为8000万美元,交货期比原定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原本打算购买JF-17的印尼也放弃了意向书,转而与土耳其签署了48架订单;而沙特则直接下单100架,合同金额超过百亿美元。巴基斯坦因此失去了大量潜在客户,空军基地的出口合同大幅减少。

尽管JF-17战机的生产线设在巴基斯坦的卡姆拉基地,看起来似乎是自主生产,但实际上大多数工作只是组装。其使用的发动机是俄罗斯的RD-93,巴基斯坦只能进行组装,无法制造核心部件;雷达和航电系统则完全依赖中国,维修工作同样需要依赖外部支持。巴基斯坦的军工基础较为薄弱,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性较大,这次技术转让实际上等于将自己的生产经验和制造技巧“拱手相送”。土耳其工程师坦言,巴基斯坦分享的精益制造流程对他们来说非常有价值,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巴基斯坦失去了先发优势。中国很快察觉到技术可能泄露,于是在2025年中期暂停了WS-13E发动机的供应,并且限制了KLJ-7A雷达的部件出口。巴基斯坦的生产线因此停摆,战备率下降了40%。迫于无奈,巴基斯坦只能调整内部安排,寻找备用方案。同时,中国一边封堵一边疏通,与埃及签署协议,开设了J-35E的生产线,力图抢回市场份额。

关于量子通信设备的请求更是让人尴尬。巴基斯坦原本希望通过量子技术提升空军的安全通信,要求的设备包括特定波长和传输速率等。然而,土耳其表示,他们的量子技术依赖于欧洲的供应商,Aselsan的量子通信项目尚未成熟。土耳其的军工虽然近年来有所进展,但在关键技术上依然存在不小的短板。到2025年8月,土耳其海军成功测试了Hisar-D导弹,然而KAAN五代机却依赖美国的F110发动机,一旦受到限制,将面临巨大的危机。此前,土耳其向巴基斯坦销售的T-129直升机也因为美国的发动机禁运而遭遇困境。全球防务展数据显示,越来越多国家加强了对技术的管控,生产工艺等无形知识也在管制之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军工合作虽然密切,但双方的技术短板依然很大,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件事暴露了发展中国家在军工领域面临的痛点。巴基斯坦的JF-17战机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份额,甚至已出口到阿塞拜疆和尼日利亚,赚取了一些收入,但一旦涉及技术转让,就暴露出了自身技术依赖的弱点。中国在推动巴基斯坦空军现代化方面帮助很大,但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底线:可以出售设备,但核心技术始终不会轻易外泄。土耳其的KAAN项目计划到2032年才会推出本土化的发动机,期间依然存在很大的技术不确定性。两国的合作,实际上是在抱团取暖,但这种合作方式极其脆弱,容易透支信誉。一些国际买家已经开始嗅到风向的变化,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和塞尔维亚等国家开始转向中国,寻求更为稳定、交货迅速的武器装备。

巴基斯坦的军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2025年8月巴基斯坦陆军火箭部队司令部的成立,旨在改变南亚的战略格局,但技术依赖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土耳其的五代机“KAAN”虽然从头研发,但始终缺乏足够的自主含金量。两国工程师之间的交流虽然密切,巴基斯坦展示了雷达集成技术,而土耳其提供了场地测试支持,但在量子通信设备的需求上却碰壁,这暴露了双方在高端技术上的差距。巴基斯坦之后转向本土改进,空军司令扎希尔·艾哈迈德·巴巴尔·西杜亲自监督设施升级;土耳其的泰梅尔则推动公司扩张,但仍然面临着技术瓶颈。从整体来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合作并没有赢家,双方的技术依赖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军工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买卖,信誉的建立和技术的自给自足同样至关重要。巴基斯坦的“技术提款机”模式在这次合作中受到了打击,而土耳其虽然通过低价策略抢占了市场,但仍面临发动机供应的困境。量子通信技术的合作迟迟无法实现,短期内也无法解决。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合作推动了项目进展,但也引发了供应中断和市场竞争等连锁反应。巴基斯坦空军现在更加专注于寻找备用引擎,而土耳其则在测试芯片性能。两国的合作陷入了困境,虽然各自的军工能力有所提升,但仍未完全获益。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