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筹备进行时 | 薪火如歌实践队:以数字为翼,赴一场齐鲁红脉之约
近日,实践队员们分别前往济南战役纪念馆和青岛市博物馆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探索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汲取奋进力量。 青博寻红色记忆 数智传历史回响 与此同时,另一批实践队员在青岛市博物馆开展了聚焦五四运动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历史脉络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路径。
在五四运动展区,动态历史长卷引人注目,传统展板旁的互动屏可播放《青岛潮》纪录片片段,配合光影投射技术,重现了1919年青岛民众声援北京学生的游行场景 。实践队员们分组整理史料,选取“青岛主权回归谈判”等关键事件,用童趣化语言向参观的小朋友讲解,并借助数字拼图,将历史场景拆解为电子模块,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展区的数字化应用更具沉浸感。“纺织工业崛起”单元设置了虚拟生产线,可体验1952年国棉一厂工人操作纺纱机的场景;“青岛港建设”互动沙盘通过触摸感应,呈现出1950年代港口扩建工程的数据变化 。
实践队员们还通过问卷与访谈进行调研,发现85%的青少年认为数字拼图、VR体验等形式让历史“可触可感”,但也存在部分设备操作复杂、解说内容深浅失衡等问题。基于此,队员们建议未来可开发分级难度的数字互动项目,搭配语音导览系统,让红色故事更好地走进青少年心中 。
纪念馆内忆烽烟,英烈墙前寄哀思 在济南战役纪念馆,实践队员们开启了一场铭记历史的红色之旅。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攻坚战,是人民解放军首次攻克10万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 纪念馆坐落于英雄山风景区,以丰富的史料、实物和多媒体手段,全面展现了济南战役的全过程 。一进展馆,“济南战役全景画”便映入眼帘,生动还原了战役打响时的激烈场景,让实践队员们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战前形势”展区,实践队员们通过文字介绍、历史照片和地图,了解到战役爆发前国民党军的部署及人民解放军“攻城打援”的作战方针。“战役实施”展区是纪念馆的核心,陈列着战士们使用过的步枪、手榴弹,指挥官的作战地图等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感人故事 。多媒体展厅还通过动态影像还原了“解放阁”攻坚战场景,展现了解放军战士的英勇无畏。“胜利成果”展区则呈现了济南解放后解放军接管城市、群众欢庆解放的画面,彰显了战役胜利为后续三大战役奠定基础的重要意义 。 此外,实践队员们在纪念馆的英烈墙前驻足缅怀。墙上镌刻着数千名牺牲烈士的姓名,他们中最小的年仅16岁 。据讲解员介绍,济南战役中解放军伤亡2.6万余人,队员们深受触动,向英烈墙三鞠躬,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
通过这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革命历史的认知,更从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了精神力量。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让队员们体会到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力量,懂得珍惜当下和平生活 。而青岛市博物馆的实践则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提供了思路,有助于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地方红色历史。队员们表示,将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